今天在律所调解室处理的离婚案,让我更加确信:比起在法庭的严肃氛围中对峙,在熟悉、放松的律所环境里调解,更能让当事人卸下防备,理性解决婚姻问题——这也是我们婚姻家庭部特意打造“律所调解专场”的初衷。
当事人赵女士(化名)和刘先生(化名)结婚8年,因生活习惯差异和育儿理念分歧,近3年争吵不断,两人都觉得“过不下去”,却在孩子抚养权和房产分割上僵持不下。赵女士担心刘先生婚后搬去外地,孩子见不到父亲;刘先生则怕自己放弃房产后,没有稳定住所,还反复强调“不是不爱孩子,是怕离得远没法照顾”。
调解当天,我提前把律所调解室布置得简洁温馨,没有冰冷的审判席,只有几张沙发和一张圆桌,还特意准备了温水。刚见面时,两人还互相别着脸色,我没有直接谈争议,而是先聊起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——赵女士说孩子上周刚得了“进步奖”,刘先生立刻接话“我早就说他数学有潜力”,话匣子一打开,两人紧绷的情绪明显缓和。
我拿出提前梳理好的《调解方案清单》,结合法律规定拆解争议点:关于抚养权,我提出“轮流抚养+固定探视”的方案,孩子平时跟着赵女士生活,周末和寒暑假由刘先生照顾,既保证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双方的爱,也解决了刘先生“怕离得远”的顾虑;关于房产,考虑到房子是婚后共同购买,且赵女士带着孩子需要稳定住所,我建议房产归赵女士所有,由赵女士分3年向刘先生支付房屋折价款,同时帮他们算了一笔“经济账”——这样既不用急着卖房分割,也能减少双方的经济压力。
刘先生一度犹豫“3年付款会不会有风险”,我当即拿出之前类似案例的调解协议,告诉他们可以在协议中约定“逾期付款违约金”,还能同步办理房产抵押登记,确保他的权益有保障;赵女士也担心刘先生后续不按时接孩子,我补充了“探视权违约条款”,明确双方需遵守约定,避免后续纠纷。这里要提一句,整理协议模板时,我差点把“探视”写成“探试”,还好刘先生细心指出来,不然签了字后续可能又要麻烦。
最终,两人用了不到2小时就达成一致,当场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。离开时,刘先生主动对赵女士说“以后孩子的事,咱们多沟通”,赵女士也点头回应“放心,会让孩子常跟你视频”。看着他们平静告别,没有庭审后的剑拔弩张,只有对孩子未来的共同牵挂,我更觉得“律所调解”的意义非凡。不过忙完才发现,调解记录上把赵女士的联系电话少写了一位,赶紧联系她补填,这种低级错误以后可不能再犯。
其实,很多离婚夫妻并非“水火不容”,只是需要一个专业且有温度的平台,帮他们理清诉求、化解顾虑。安徽银开律师事务所婚姻家庭部,不仅熟悉《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编的各项规定,更懂如何在律所这个“主场”,用更灵活、温和的方式处理纠纷——我们会提前梳理争议焦点,准备多套调解方案,还会根据当事人需求,协调心理咨询师、理财顾问参与,全方位帮当事人解决离婚后的生活衔接问题。
如果您正面临婚姻矛盾,不想在法庭上撕破脸,又希望高效、体面地解决问题,欢迎联系安徽银开律师事务所婚姻家庭部。我们会在熟悉的律所环境里,用专业服务帮您减少伤害,守住对生活的期待。
换一换
陈军律师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明图网络